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,我军的弹药极度短缺,情况十分严峻。
在敌后,像武工队、县大队和区小队这样的小部队,基本上能拥有一支枪就已经很难得了。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虽然能保证每人一支步枪,但分配到的子弹却远远不够,平均下来每个战士大约只有三发子弹。
每当战斗打响时,一名八路军战士最多只能获得三发子弹。通常前两发子弹都是在靠近敌人、拉近距离时使用,最后一发子弹则被小心翼翼地保存着,留待近身肉搏战的关键时刻再决定是否使用。
就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八路军中却有一支部队因其强大的作战能力,获得了军内分配最多的弹药支持。据统计,这支王牌旅获得了高达21万发子弹的供应。
展开剩余89%那么,这支部队到底是哪一支?它为何如此强悍?而当时八路军整体的艰难环境又是怎样的?
文章开头提到的这支部队,正是八路军第129师的王牌旅——386旅。没错,就是电视剧《亮剑》中李云龙所带的那支386旅。
而385旅的旅长,则是大家熟知的陈赓大将。陈赓将军个人展现出的全面能力,正如他手下的386旅一样,是129师中无可争议的精锐部队。
抗战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,在八年抗战期间,386旅共与日军激战850余次,累计消灭日军超过2.5万人。
以一个旅的规模来说,这样的战绩极为突出。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武官卡尔逊,曾专程前往敌后战场实地考察八路军的作战能力。
卡尔逊此次考察对象涵盖了386旅以及其他八路军部队,并且与八路军总部也有过深入交流。考察结束后,他由衷感叹道:“386旅是中国最好的旅。”这绝非客套之言,而是实至名归的评价。
对386旅的认可远不止美国人。对其是否为“最好的旅”,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与其正面交锋的日本军队。
当时,日军在该地区几乎被386旅气得发疯。面对386旅,他们根本不考虑其他任何中国军队,誓言先要消灭这支“眼中钉”。
在那段时间里,日军一旦抓到一个疑似老百姓,都会让翻译不停地追问:“你是不是386旅的人?不是?那你知道386旅在哪里吗?”
多数情况下,老百姓们根本无从回答,找不到任何线索。日军无奈只能继续四处搜寻386旅的踪迹,完全忽视了其他我军部队。
这背后原因无他,就是386旅在作战中对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。日军原本嚣张跋扈,被386旅多次重创后,士气大受影响。
陈赓和他的部队由此成为日军最头疼的“眼中钉”。电视剧《亮剑》中,有一幕显示日军对李云龙所带的独立团恨得咬牙切齿,扬言要重点剿灭386旅独立团。
这并非剧组杜撰,而是基于真实历史。实际上,日本军队并非单指独立团,而是将整个386旅视为重点打击目标。
陈赓旅长得知此事时,只是淡淡一笑回应:“专门打我们?那得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本事。”事实证明,日军根本没有那个实力。
刚组建时,386旅的兵力并不算大,约有5700人,下辖771团和772团两个团。
虽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立,但蒋介石依旧对共产党持敌视态度,坚决限制我军编制规模。
根据蒋介石的规定,八路军只有三个师,每师辖两个旅,每旅下辖两个团,每个团人数不得超过3000人。这样算下来,八路军共有12个团,规模受到严格限制。
按照两党协议,八路军名义上属于国民革命军,也可领取军饷与物资,但蒋介石只是短暂供给,随后便停止支持。
这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奇怪,因为即使是国民党自己的非中央军部队,也常常面临物资短缺的困境。
共产党并不指望蒋介石会提供多少协助,见其态度冷淡,便选择回归“自力更生、丰衣足食”的策略。
更准确地说,是靠“敌人给我们造枪炮”的艰难境地。
总的来说,386旅刚成立时,国军和日军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。毕竟对于国军来说自己都很困难,更不用说一个人数不到6000人的八路军小旅了。
然而,在386旅参与的第一次重要战役中,日军立刻遭遇沉重打击,狠狠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在七亘村的伏击战中,386旅一举击溃日军,令其溃不成军。
更令日军恼羞成怒的是,这样的伏击战竟然连续发生了两次,都是在七亘村同一地点。
俗话说人不会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,但日军却偏偏做到了。在这两次战斗中,386旅共歼灭日伪军400余人,且自身伤亡极少,仅30余人。
如果当时日军还能归咎于被击败的两个部队“素质差”,那么随后的第三场战斗则让他们颜面尽失。
这场战斗发生在神头岭一带山岭,386旅再度对日军发动伏击。激战过后,日军损失惨重,死亡人数超过1500人,缴获枪支500余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些伏击战中,386旅的伤亡始终远低于日军,基本保持在20到30人之间。
日军早已习惯在我国土地上肆虐,此刻接连三次遭遇伏击,损失近2000人,简直难以接受这样的惨败。
不久之后,386旅在全军乃至华北战场声名鹊起,连刘伯承也大力称赞陈赓和他的部队。
须知在这些伏击战之前,我军与日军战斗中的伤亡比例大约是4比1,这主要是因敌我装备差距所致。
然而,陈赓和386旅证明了,即便装备远逊于敌人,也能够取得重大胜利。
这令一向傲慢的日军极为不满,毕竟他们习惯了对中国军队的轻视,没想到竟被如此打击。
随后,日军调集2000兵力,并动用大量飞机和坦克,对386旅所在地区展开包围企图,一举歼灭这支劲旅。
然而,陈赓接到情报后毫不慌张,灵活机动地带领部队在广大区域内穿插迂回,成功躲避了日军的围堵。
日军转战七天七夜,始终无法确定386旅的具体位置,最终只得无奈撤回基地。
陈赓和386旅的传奇故事,就这样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牛达人配资-炒股配资排名-正规配资知识网-网上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